刘建章,北京乐邻里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
欢迎大家收看建章哥说养老第三期 ,今天建章哥要和大家聊的是:苏大强需不需要被“解救”?
热播电视剧《都挺好》已收官,倪大红饰演的父亲苏大强热度不减,各种表情包充斥朋友圈,一个“作”得不能再“作”的父亲形象跃然荧屏。
苏大强被强势的老婆压制了一辈子,老婆去世后放飞自我,自私、虚荣的性格暴露无疑,更是用一个“孝”字将子女们死死困住。
“孝文化”在中国传统文化里,的确是可操作性很强的一种文化。父亲不靠谱,儿女们还得忍受。如果不是因为一个“孝”字,这个家庭早就分崩离析了,苏大强这样自私自利的命运必然凄苦,但也正是因为这一层原因,他可以尽情地“作”,消耗着子女们有限的亲情。
苏家三位子女在人格上也有着明显的缺陷,这也跟苏大强这个典型的“逃避的父亲”的人设有关。父爱的缺位,给子女带来的是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。父亲如何对待他们,他们也会如何对待父亲和整个社会。
这部戏的名字可以说意味深长,道尽了中国家庭不可言说的一面,表面维持和气,实际上各种暗波涌动。在电视剧里,苏家的男人个个是巨婴。有些巨婴变老了,而巨婴的儿子们仍然是巨婴。父母之爱对子女来说,不应该是表面的一团和气——“都挺好”。
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近年从事写作之余,一直在倾心照顾自己身患阿兹海默症的母亲。她在一部电视短片里面提到,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可能在于“上一代无心倾吐,下一代无心体会”。苏大强的“作”自然有他自己的原因,除去许多不可理喻的行为之外,剩下的可能就是这种“无心倾吐”,或者说“不会倾吐”造成的乖张。
苏大强有苏大强的心结。像他这样的老人,本身不会倾吐,就需要先学会倾吐。面对亲人有障碍,面对他人未必不可。根据乐邻里长者乐园长期以来的践行经验总结,我觉得老人所需要的理解有几个层次:
首先,是对老人“三观”和价值体系的认同;
其次,是对长者生活处事方式“逻辑”的认同;
再次,是要尽可能把握长者的情感、情绪和精神状态,做到和老人情感状态同步。
我们把这叫做“共观、共理、共情”,做到这“三共”,就能真正做到与老人的“共融”,也能做到父母与子女关系的“共融”。
问题来了:苏大强需不需要被理解?
答:需要。任何人都需要被理解,但如何理解老人的心理世界,一般人是有难度的。因为你可能没办法认同他的“三观”,没办法认同他的处事方式。尤其是亲人,正因为距离太近,更难做到。
有时候,距离产生美
这种“美”可能就需要第三方的辅助
这就不得不谈到中国老龄化的困境,少子化和高龄化像养老问题的两座大山,压得让很多家庭喘不过气来。独生子女家庭单靠子女养老,不要说对老人精神上的抚慰,单从照顾起居等操作层面上来说,压力也会越来越大,急需社会力量的介入。
从这个角度看,苏大强是幸福的,毕竟有三个孩子。如果可能,像苏大强这样的老人,将需要被照顾的繁杂事务交给服务机构,儿女与老人之间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情感交流,两代人的隔阂可能就会烟消云散,家庭就会重现温馨。
乐邻里除了保障每位入住长者的康、养、住、行、精神文娱等,还实实在在成为了两代人沟通的桥梁,帮助子女和父母更好地了解对方,让亲情自然流露。
我们让孩子看到父母每天的身体变化、心情状况,院内新鲜事等,让子女辈真正放心。
我们也制造更多机会,增加亲子互动的时间,让父母感受到孩子的贴心照顾和热切关怀。
解决“亲情的困扰”
其实需要智慧,更需要方法
项目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王佐镇静怡园
导航搜索:“王佐老年综合服务中心”
咨询热线:400-6066060
(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侵删)
现在预约参观,可享受参观当日免费餐一
份,并可获得免费医疗健康建议!
接听时间: 早8:00 - 晚8:00
400-606-6060
项目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王佐老年综合服务中心